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新闻动态

从医精诚 匠心以恒 ——《南方日报》林广裕主任专访
发布时间:2018/8/15 16:00:50

从医精诚 匠心以恒

2018-08-14

(资料来源:2018年8月14日《南方日报》粤东专版)

 

林广裕已连续四年带领全科室的共产党员,在儿科高峰季节参加儿科急诊一线值班。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

在林广裕教授的带领下,近两年来,汕大附二院儿科相继获评“广东省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”和“广东省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”,并入选“全国儿科科技影响力100强”单位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在目前全国各医院出现儿科医生荒,不少医院儿科处于萎缩状态、甚至濒临关闭的背景下,银河集团9873入口首页网址儿科在林广裕教授带领下,在近年来却得到快速发展,拥有医护人员181人,其中医生人数超过50位、护士122人,目前已成为粤东地区规模最大、核心技术开展全面的领跑粤东的高水平儿科。      

被问及行医35年来的心得,林广裕觉得不过八个字:“从医精诚,匠心以恒”。      

/南方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芾      

 

带领科室入选“全国儿科科技影响力100强”     

据悉,汕大附二院儿科目前拥有六大病区、220张病床,有13个专业水平较高的儿科亚专业,其中每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均有省级专业委员以上的学术兼职,每年收治住院病人达8000余例、急门诊病人15万例。      

在林广裕的带领下,近年来,附二院儿科每年救治的患儿治愈好转率达到96.06%,抢救成功率也稳步上升为99.81%。更为突出的是,该科室抗生素使用率较早呈显著下降,至目前全科抗生素使用率平均为47.61%,其中PICU降至40%-50%,呼吸病区降至30%-40%,为全省儿科抗生素合理控制的榜样。     

该科室常年接收来自汕头市、潮州市、揭阳市及闽南地区的危重疑难患儿,取得良好治疗效果,尤其在儿童手足口病、甲流等公共卫生事件中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      

近两年来,汕大附二院儿科也相继获评“广东省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”和“广东省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”,并入选“全国儿科科技影响力100强”单位。      

擅长儿童危重疑难病例救治      

林广裕的同事告诉记者,林教授擅长儿童危重疑难病例的救治,成功案例不胜枚举。该名医生给记者讲述了发生在20155月的一个病例。      

一天上午,来自潮州的王女士带着10岁的女儿,在儿科门诊找到林广裕教授,神情焦急。原来,她的女儿原本活泼可爱、品学兼优,可最近一年,孩子的行为举止“古怪”,性情大变,并伴有失眠、头晕头痛,学习成绩下降,一度无法坚持上学,就诊前几日还出现了癫痫发作。      

家长告诉医生,起病以来,一直为孩子寻医问药,辗转于潮州、汕头、广州等地的各大医院,进行的检查项目都数不清了,花掉10余万元的医药费,却仍未有明确诊断,眼看着病情日见恶化。      

当时,林教授仔细询问病史,立即考虑到孩子可能得的是“自身免疫性脑炎”,便给安排住院并进行相关检查。患儿住院的第三天,快递送至北京协和医院的血液和脑脊液标本检测报告结果出来了:自身抗体阳性,因而该病例被确诊为“自身免疫性脑炎”。

“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种罕见病,20185月,该疾病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的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》。”该名医生介绍。      

林教授立即给予免疫调整治疗等措施,患儿病情逐渐恢复。等到住院15天,病情已完全控制,患儿性格恢复正常,睡眠、精神状态正常,癫痫无再发作,遂予以办理出院。出院以后门诊随诊半年,该名女童已重新入学。一年后随访,女孩已再次获得“三好学生”称号。      

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。该名医生告诉记者,3年前,由某医院转送来一名危重手足口病患儿,来院时该患儿已昏迷、肺出血,处于休克状态,林教授立即带领抢救团队成员展开全方位救治。经过三天三夜的紧张抢救,患儿生命体征渐趋稳定,孩子神志逐渐清醒,但却发现患儿存在严重的球麻痹,因无法吞咽,时刻都有大量唾液堵塞气管,1月内连续5次试图拔管撤机未能成功。      

当时经多位国内知名的手足口病救治专家会诊,均未能找到有效的治疗办法。林广裕教授经过反复研究,大胆尝试长时间连续静滴阿托品治疗,终于在连续应用阿托品1个月后患儿成功地得以拔管撤机。      

该患儿住院共90天痊愈出院,出院后又经过3个月的后续治疗,患儿完全康复。而该病例的成功经验已发表于我国的《儿科药学杂志》,为全国儿科医生同行救治此类危重患儿提供了参考。     

 “不忘初心,做一名好医匠”      

林广裕表示,40年前他还在读书,当时并没有很强烈的意愿要当儿科医生,但是在临床实习的时候,他受到了一些触动。“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现在已经非常少了,但在当时很多,实习的时候遇到几例,小孩子送到我们手上时已经太晚了,我当时就想,如果我是首诊医生,这样的情况一定可以避免。”      

“小孩的病能否被治愈,影响孩子的一生及其个体家庭,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,我越想越觉得当儿科医生的意义伟大。”林广裕说,小孩子不比大人,症状描述不清,容易误诊,常会引起医疗纠纷。“当一名好的儿科医生要有无止境的医学、社会和人文知识。医学知识是硬件,社会和人文知识是软件,在跟家属沟通时,能帮助医生尽量获取能反映疾病全貌的信息、病史和素材,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病情,信任和配合医生。”      

据介绍,作为一名50多岁的老儿科工作者,林广裕已连续四年带领全科室的共产党员,在儿科高峰季节,亲自参加儿科急诊一线值班,有效缓解了儿科急诊紧张繁忙的工作压力,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,诠释了现代医务工作者大爱情怀,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。      

林广裕教授目前还兼任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危重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、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、广东省药学会儿科重症临床合理用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。      

林广裕说,现在他也时常教导他的学生,从医者应以精诚、怜悯之心,持之以恒,不忘初心,做一名好医匠。     

 ■人物简介      林广裕      儿科主任医师,儿科学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银河集团9873入口首页网址儿科主任,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委员、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康复委员会委员。      

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5年,对儿科多个亚专业的疾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较高学术造诣,在国内、外发表论文150余篇,其中以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,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50余篇。获汕头市科技进步一、二、三等奖共7项,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局科研项目4项。现为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》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》评审专家,及英国《BMC Infectious Disease》杂志和《中华儿科杂志》《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》《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》审稿专家。



(编辑:党办、宣传科)